我家世代行医,我从小就跟着爷爷学习中医知识。学成从医几十年,治疗了无数的糖尿病患者,没想到被一个刚毕业的无名之辈嘲讽了。
医院高价聘请了一批医生,我以为有多厉害,谁知道都是刚毕业的学生,还都是博士,看着西医主任脸上的笑容都合不住嘴了。我就知道,医院是想靠这些“名牌毕业生”医院的知名度。
同事说,这下咱们中医科更不受重视了,肯定会被打压的更惨。我笑笑说:上山的人永远比不过下山的神,咱们中医对于某些病症的治疗,西医是永远比不过的。
果然被同事猜中了,不久后这些“博士”开始熟悉各个科室的门诊。我当时正在看诊一位糖尿病患者,开完方子后,就让他去抓药了。
患者走后,有个新入职的就说,中医可以治疗糖尿病?我们西医都治不好,你们中医能治好就是天大的笑话。
我听后没有反驳,问到:你学问这么高,给我讲讲糖尿病的成因吧。那个“博士”说:糖尿病不就是血糖升高,因为胰岛功能受损,导致血糖升高嘛!
我又问:该怎么治疗呢?他说:检查一下,轻的开点降糖药,重的开点胰岛素,不就行了。
我笑了笑说:原来糖尿病都是被你们这群人搞成了不治之症,你们连糖尿病基本的成因都不知道,真的可笑至极。让你们来给患者看病,要能治好才怪了,一点也不负责任。
说完他们灰溜溜的走了,我认为的医生就是要想尽办法给患者排忧解难,而不是只会开药的机器,这样只会让患者受更多的苦。
其实了解糖尿病的都不会这么悲观,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身体缺‘水’了,一直口渴想喝水,所以中医叫做‘消渴’,把‘水’补上就行了。
现在饮食含有大量的养分,但是有些养分,正常来说身体是吸收不了的。只能通过加快身体器官的运转来进行消化,于是为了消除体内多余的糖分,机体就通过肝脏过度运转或者肌体燥热的方式来消耗多余的的糖分。
但是一旦燥热又必然会伤津,伤津又必然会口渴,这就形成了“消渴”,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糖尿病。其实在本质上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求救。
所以说想要解决糖尿病的问题,就要把体内缺失的肝肾阴水给补上,恢复肝肾的功能,正常的运作就行了。
我曾经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,60多岁,原来体重斤,现在还剩下斤,患糖尿病有十年的病史了。口干口渴严重,下肢无力冰凉,眼睛干涩,视力有些下降。在服用降糖药的情况下,空腹血糖还高达8.6。
刻诊,开方:黄芪、生地、麦冬、元参、丹参、山药、花粉、牛膝、桑寄生、栀子、远志、柏子仁、千年健、甘草。
栀子可以泻火除烦,清热利尿,凉血解毒,在治疗糖尿病上是味不可多得的良药。黄芪来可以补气血,了解中医的人都知道黄芪的补气之能有多强大。
生地、麦冬、元参用以养阴生津;而花粉在生津的同时又能止渴,真可谓是一箭双雕;丹参活血化瘀,久病气虚,必定会有於;
远志、柏子仁可以安神定志;牛膝、桑寄生、千年健对于益肾强筋的效果比较好。
这剂方子,服用十剂之后,患者复诊,口干口渴有所缓解。又服十剂,眼干眼涩好了很多。复诊五次,诸症全消,空腹血糖降到5.2。
中药治病的原理就是,以药物之偏性纠正人体之偏性,寒者热之,热者寒之,实则泻之,虚则补之。有时同病异治,有时异病同治,药方虽好,不可乱用!
为了避免乱用药的问题,我没有把克数写上,需要的可以在评论区扣“1”我看到会给大家回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