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瓜叶
苦瓜叶,中药名。为葫芦科植物苦瓜MomordicacharantiaL.的叶。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我国南北均普遍栽培。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。常用于疮痈肿毒,梅毒,痢疾。
苦瓜叶图片苦瓜叶图片
苦瓜叶图片
苦瓜叶图片
苦瓜叶简介药材名:苦瓜叶
拼音:KǔGuāYè
来源:本品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叶。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:苦瓜,一年生攀援草本,多分枝,有细柔毛,卷须不分枝。叶大,肾状圆形,长宽各约5-12cm,通常5-7深裂,裂片卵状椭圆形,基部收缩,边缘具波状齿,两面近于光滑或有毛;叶柄长3-6cm。花雌雄同株。雄花单生,有柄,长5-15cm,中部或基部有苞片,苞片肾状圆心形,宽5-15mm,全缘;萼钟形,5裂,裂片卵状披针形,先端短尖,长4-6mm;花冠黄色,5裂,裂片卵状椭圆形,长1.5-2cm,先端钝圆或微凹;雄蕊3,贴生于萼筒喉部。雌花单生,有柄,长5-10cm,基部有苞片;子房纺锤形,具刺瘤,先端有喙,花柱细长,柱头3枚,胚珠多数。果实长椭圆形,卵形或两端均狭窄,长8-30cm,全体具钝圆不整齐的瘤状突起,成熟时橘黄色,自顶端3瓣开裂。种子椭圆形,扁平,长10-15mm,两端均具角状齿,两面均有凹凸不平的条纹,包于红色肉质的假种皮内。花期6-7月。果期9-10月。
化学成分:新鲜叶含苦瓜素(Momordicine)。
性味:味苦,性凉。
归经:归胃、大肠经。
贮藏:置干燥处。
苦瓜叶的功效清热解毒。主疮痈肿毒;梅毒;痢疾
苦瓜叶的作用
1、降糖作用。
2、致泻作用。
苦瓜叶的用法内服:煎汤,1~2两(鲜用);或研末。--《中药大辞典》
外用:煎水洗、捣敷或捣汁涂。--《中药大辞典》
内服:煎汤,10-15g,鲜品30-60g;或研末。--《中华本草》
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、捣敷成捣汁涂。--《中华本草》
苦瓜叶附方注意: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①治疔毒痛不可忍
苦瓜叶晒干研末,酒送服三钱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②治热毒疮肿
苦瓜叶捣绞汁抹患处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③治杨霉疮
苦瓜叶为末,无灰酒下。(《滇南本草》)
④治狗咬
苦瓜叶捣敷。(《陆川本草》)
⑤治鹅掌风
先用苦瓜叶煎汤洗,后以米糠油涂之。(《福州台江验方汇集》)
以上内容摘自网络,谨对原作者表示感谢!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