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千年健 > 千年健主治 > 正文 > 正文

识药丨李时珍善用牵牛子,通便还可祛雀斑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0/6/30 15:22:55
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 http://www.sjqbdf.com/
牵牛子

又名:二丑、黑丑、白丑、草金铃、金铃、黑牵牛、白牵牛

传说故事
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李时珍善用牵牛。有一宗室妇人,年近六十岁,长年患有大便秘结,一般十多天便一次,其难甚于生产,痛苦十分。曾用养血润燥通便的药物,感胸膈满闷不适;用芒硝、大黄等泻下通便,亦无效。此情三十余年。李时珍检查病人较肥胖、细皮嫩肉、心情忧郁,泛吐酸水,常患热病,李认为,此三焦之气雍滞,有升无降,津液化为痰饮,不能下润肠腑,非燥比也。硝、黄又徒入血分,不能通气,俱为痰阻,故无效。服牵牛子末皂荚膏丸,即便通利,一次胀消。牵牛走气分,通三焦,气顺痰消,上下通快。

相传,从前有一个小孩,家贫无食,被卖到地主家放牛。一年秋,小孩腹大如鼓,皮肤蜡黄,枯瘦如柴,小便困难,被地主赶走。小孩行走无力,在蔓草丛中昏睡,醒后腹感饥饿,便将身旁的果子去壳而食。不多时,泻下水样粪便多多,腹胀大减,遂而病情渐消。又返回地主家放牛。小孩为感激药草救命之恩,牵着牛回到草丛,向草药叩头跪拜。后来,世人将其入药,名日:牵牛子。

农夫孩子得大腹病,村中大夫给一散剂服之痊愈。家人便让孩子牵头小牛相送以表谢意。大夫坚持不要,说:“这药是从田边采的,还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,既然孩子牵着牛来的,这药就叫牵牛子吧。”陶弘景说:“此药始出田野,人牵牛谢药,故以名之”。

功效作用

泻水通便、消痰涤饮、杀虫攻积。属泻下药下属分类的润下药

性味归经

性寒,味苦。归肺经、肾经、大肠经

药材性状

橘瓣状。长4~8毫米,宽3~5毫米。表面灰黑色或淡黄白色。背面有1条浅纵沟,腹面棱线的下端处有一点状种脐,微凹。质硬,横切面可见淡黄色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叶,微显油性。无臭,味辛、苦,有麻感

药理研究

具有泻下、利尿、兴奋平滑肌、驱虫等作用

使用禁忌

孕妇禁服,体质虚弱者慎服。不宜多服、久服,以免引起头晕头痛,呕吐,剧烈腹痛腹泻,心率加快,心音低钝,语言障碍,突然发热,血尿,腰部不适,甚至高热昏迷,四肢冰冷,口唇发绀,全身皮肤青紫,呼吸急促短浅等中毒反应。不宜与巴豆、巴豆霜同用

配伍药方

①治水肿:牵牛子末之。水服方寸匕,日一,以小便利为度。(《千金要方》)

②治停饮肿满:牵牛子末克,茴香30克(炒)或加木香30克。上为细末。以生姜自然汁调3~6克,临卧服。(《儒门事亲》禹功散)

③治风热赤眼:牵牛子为末,调葱白汤,敷患处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④治一切虫积:牵牛子60克(炒,研为末),槟榔30克(微炒),使君子肉50个(微炒)。俱为末。每服6克,砂糖调下,小儿减半。(《永类钤方》)

来源:中药查询网

图片:网络

版权声明
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qiannianjiana.com/qnjzz/3964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热点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    推荐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0 千年健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