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分享过一些中药药膳的食疗方,很受大家欢迎,所以就根据常用方药的药性,又整理了一些实用的药膳做法。我们一次说一种,慢慢道来。补气药中的“谦谦君子”谈到中医的补气药,一般人都会想到人参。人参确实可以大补元气,但其药性太过峻猛,常被用来治疗急症、重症,或者用同方的其他药材去化解、缓和它的药性。而同为补气要药的黄芪,药性就要缓和许多,其可补益周身之气,所以应用要更加广泛。打个比方,如果人参是一位勇武的将军,那黄芪就是一个谦逊的读书人。人参黄芪是中药中的常用药,其应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,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典籍《神农本草经》中把黄芪列为上品。在中医理论下,黄芪以“补气诸药之最”著称,常被用于各类气虚证的治疗。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,黄芪含有的多种有效物质,具有兴奋中枢神经、提高抗病能力、改善心肺功能等作用。此外,黄芪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,故而其抗癌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也在逐渐被重视。黄芪药膳中的“补益明星”现在中药中所用的黄芪,指的是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,在各大中药店都能买到。黄芪有补气升阳、固表止汗、生津养血等功效,因其药性相对温和,故而也常被应用于药膳当中,这里我们说3个较为简单的食疗方子:1、黄芪红枣汤这是黄芪最简单的食疗方之一。取黄芪15-30g,大枣10枚,浸泡20分钟,再以小火煎煮30分钟,取汤饮。大枣其实也是一味中药,有补中益气、养血安神的功效。黄芪与大枣煎汤,可以起到益气、固表、止汗的作用,适用于气虚、神疲、乏力的人。大枣2、黄芪茯苓粥这个食疗方就要复杂一些,其做法主要分为两种。简单的方法是取黄芪、茯苓各30g,放入一个纱布口袋中并扎紧袋口,然后把纱布口袋与g大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粥。另一种方法是将茯苓打成细粉,然后把黄芪和米先放入锅中,加水武火煮沸,再用文火煮半个小时左右,最后加入茯苓粉,继续煮沸5分钟即可。茯苓有利水渗湿和健脾的功效,与黄芪共同煮粥,可以补气除湿,对气虚湿阻型的高血压患者有很好的补益作用。癌症患者如果出现了水肿的情况,也可以服用这种粥来调养。茯苓3、黄芪猪肉红藤汤将黄芪50g、大血藤g放入锅中,加清水1L,急火煮沸,然后用文火熬30分钟。煮成后滤掉药渣,将药汁与10枚大枣和适量瘦猪肉一同煮至烂熟,食肉喝汤。大血藤功善清热解毒、活血、祛风止痛,常被用于肠痈的治疗。黄芪、大枣、大血藤三味药共同煎汤,有补气、和中、止痛的作用,适合因肠癌而腹痛、腹胀的患者服用。癌症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,基本都会出现气虚的情况,这时利用黄芪的补气效果进行调养,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大血藤最后,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黄芪虽然是一味很好的补气药,但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身体情况使用。感冒发热、痈疽初起或有热毒在体内聚结时,不宜服用黄芪,孕妇也不宜长期服用黄芪。此外,药膳的作用是食疗保健和辅助治疗,并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来使用。对待疾病,切记要以专业医师指导下的正规治疗为重。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
http://www.qiannianjiana.com/qnjry/1215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