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千年健 > 千年健产地 > 正文 > 正文

魏稼讲针灸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1/11/27 11:01:15
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 https://wapyyk.39.net/bj/zhuanke/89ac7.html

拔罐疗法?

名称?:

拔罐疗法是用陶瓷、玻璃、竹筒、兽角等制成吸筒排去

空气吸于人体孔穴上以治病防病的一种方法。

  拔罐疗法的名称很多,民间称“打吸筒”、“拔罐子”;古称“角法”、“筒术”、“火罐气”;国外则有“杯术”、“郁血疗法”诸名称。

2.简史:?

晋代葛洪《肘后备急方》记载角法,用磨成杯形的牛角筒吸于肿疡之上拔去脓毒(古代用兽角作炊具)。《外台秘要》有竹筒疗法治殗殜的描述,“患殗殜等病……即以墨点上记之,取三指大青竹筒,长寸许,一头留节,无节头削尖似剑,煮此筒子数沸,得热出筒,墨点处按之,良久……当出黄白赤水,次有脓出,亦有虫出者,数以此角之,令恶物出尽,乃疾除,当日明身轻也。”《苏沈良方》载久咳火筒法,《济急仙方》载竹筒吸毒法,《外科正宗》载拔筒法,《理瀹骈文》亦载此法。《本草纲目拾遗》称火罐气:“火罐,江右及闽中皆有之,系窑户烧售,小如大人指腹大,两头狭,使促口以受火气,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,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,即将罐合于患部,如头痛则合于太阳、脑户、颠顶,腹疼合于脐上,罐得火气合于肉,即牢不可脱,须待其自落,患者但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,少顷火力尽则自落,肉上有红晕,罐中有水气出,风寒尽出,不必服药,治风寒、头痛、晕眩、风痹、腹痛等症。”

3.国外简况:?

希腊、印度称杯术,并有干杯、湿杯之分,干杯乃用有孔之玻璃杯,中有合页门,以抽气机将杯中空气排除,严闭合页门,吸皮上待自落,云可治肺肾充血,吸患部。湿杯工具操作同上,但须先将应拔处皮肤划破吸出其血。此法于年《中华医学杂志》介绍,原文名“杯术的价值”,作者为西蒙氏。并说明对气喘有效。

  年陈述译《苏联医学集锦》有2篇短文介绍此法,云:“此法于遥远的北方牙古斯爱之其、布里亚特等诸民族亦曾使用,医院门诊部及治疗机构广泛地应用着。”该书《再谈拔罐子》一文谈到了禁忌证?:“A皮肤有激烈之过敏症者;B在打算拔罐子之部位有皮肤病时;D患者全身极枯瘦,皮肤失掉弹力时;F血友病患者;”该文还认为适应证?是:“A胸内部发炎病症,拔罐子是一种唯一能达到目的的疗法;B小循环障碍、心脏衰弱、肺脏初期水肿;D肾脏炎及机能障碍,此时在肾部拔罐子,尤其是用吸血罐子时,疗效往往胜药物;d一般急性传染病连续拔罐子后能使全身症状好转,是一种自家输血疗法;E神经干肌肉发炎,拔罐有消炎止痛之用。”又本书《拔罐子是否科学》一文也提到其适应证?有支气管炎、大叶性肺炎、干湿性胸膜炎、脊椎关节炎、肋间神经痛等。据《再谈拔罐子》一文介绍了拔罐子的诊断意义:“A试验血管之出血性,于拔罐处如有微细出血时,可证明毛细血管发生变化,在斑疹伤寒、麻疹、猩红热尚未出疹前拔罐子能使其早期发疹;B试验浮肿,在肉眼很难看出浮肿时,用拔罐子能使呈现水泡;C能检查某些能惹起毛细血管内膜疏松的疾病,如心脏内膜炎,在拔罐处能引起毛细血管内膜疏松,所以在该处取几点血液检查能发现单核白血球较未拔处之血液加强2~?3倍。”

  年10月?《羊城晚报》载我国一记者去也门,曾目睹也门民间使用角法。

4.作用:?

拔罐用火或热水使罐筒内空气因热而膨胀逸出,再将罐口合于皮肤,罐内温度下降空气稀薄产生负压接近真空,吸力增强,皮肤被吸吮而高起,毛细血管扩张局部充血,造成皮下淤血,使血流通畅,机体的防卫机能加强,使风寒湿诸邪得以宣泄,既直接改善了局部症状,还能调整全身机能活动。

5.种类?:

火罐除用陶瓷、玻璃、竹筒等外,还有用金属如铜铁作

成者。各种质料的火罐互有优缺点,但以竹筒制者优点较多。

6.方法:?

①投火法:用小纸片或酒精棉球燃着后投入罐内速叩穴

上;②闪火法:以长纸条或燃酒精棉球在罐内燃烧速取出拔上;③贴棉法:用一小棉球浸酒精后贴附罐壁燃烧后再拔;④滴酒法:用酒精滴入罐内少许,燃烧后拔上;⑤罐底橡皮塞以注射针插入抽去空气吸上;⑥水煮,最好用竹筒置沸水中一分钟左右取出拔上。(水罐法)⑦在较大部位拔多个火罐称排罐,用力将罐向上下左右移动三五次称走罐(罐口涂凡士林)。

7.注意事项:?

①选择火罐大小随所拔部位而定;初次拔2~?3处,以后可稍多。②嘱患者勿移动体位。③拔时不宜过快亦不宜过慢。④注意勿烫伤皮肤,如罐口发烫即不宜用。⑤留置时间一般5~?15分钟。⑥拔后皮肤宜达紫红色较好。⑦启罐勿强力扳下可用指按罐侧皮肤另空气进入即落。⑧如局部有较大水泡可刺破外涂龙胆紫。

8.适应证?:

风寒湿痹、多种痛症、跌打损伤、毒蛇伤、痈肿或脓、

神经麻痹、哮喘肺炎等。

9.禁忌证?:

肌肉浅薄、毛发、五官等处,皮肤过敏、有出血倾向者、

破溃处、枯瘦患者及孕妇、剧烈抽搐等症,孕妇腹腰部。

  关于刺络拔罐:?即先以三棱针或圆利针、皮肤针刺皮肤令出血少许再拔火罐,每次出血不超10ml,此法适于需要放血排毒或皮肤病、关节炎、急性扭伤等。

  关于药罐疗法:?古用于外科,今人用治痹症,取艾、羌活、独活、防风、防己、山甲、归尾、秦艽、川椒、木瓜、乳香、没药、苍术、千年健、伸筋草、刘寄奴各2斤共装入布袋加入水中煮沸1~?2时,再将竹管浸入,继续煮沸数分钟,然后取出速拔穴上,取出罐时以毛巾折数层紧扪罐口,不使药气外逸,乘热拔之。或罐盛半瓶药液叩于穴上,然后抽出罐中气体使吸上,也称药罐法。

 《外科正宗》药罐处方:羌活、独活、紫苏、艾叶、菖蒲、白芷、防风、当归、甘草各5斤,莲须、大葱各2两。用于脓毒症,先刺肿上然后拔去脓血。

针刺麻醉?

  针刺麻醉简称针麻,是针刺穴位使病人能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。

  针麻是在总路线光辉照耀下?诞生的,年大跃进期间,我国广大革命?医务工作者?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,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,在针刺止痛的启发下,进行了针刺代替药物麻醉的尝试,对施行小手术取得了初步成效。

  但是,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,由于刘少奇一类骗子竭力对抗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医疗卫生路线,推行“洋奴哲学,爬行主义”,终于把大搞针麻的群众运动打了下去,轰轰烈烈变得冷冷清清,针麻几遭夭折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发展我国生产的强大动力,在这个伟大的运动中,广大革命医务人员给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以迎头痛击,以实际行动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,又掀起一个大搞针麻新高潮,无论在临床观察或理论原理的研究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。?据统计,无产阶级?文化大革命的前八年,全国针麻手术总共不到一万例,而年下半年至年底即做了40多万例。配穴处方大大简化,针麻方法不断增多,至于理论原理,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,开始上升为理性认识。但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,林彪这个大坏蛋妄图开历史的倒车,阴谋复辟资本主义,大肆鼓吹“欧洲权威”论,推行民族虚无主义,针麻的研究工作又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干扰。然而螳臂挡车,最终被历史的车轮砸得粉碎。当前针麻研究工作战线形势一派大好,通过批林批孔运动,针麻这个新生事物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,全世界已有几十个国家进行研究应用,我们深感,在不大长的时间内,针麻研究工作必然有更大的进展,使医学科学和生物科学得到新飞跃。?

一、针麻特点??

1.安全?:药麻有时因过量或过敏发生意外,也可能因技术操作失误造成事故,麻醉药需通过肝肾等排出体外,如这些脏器功能不正常,用麻药可带来不良后果。体衰、年迈、病危等用药麻也有一定危险。针麻则一般无上述副作用。

2.生理扰乱少?:一般血压、脉搏、呼吸数较平稳,术后恢复快,如胃切除、硬膜外麻醉血压不很平稳,且常有骤降可能,针麻则一般血压稍升波动小,药麻对神经系统抑制,引起食欲不振、腹胀等,针麻蠕动恢复早,可提早进食。药麻还可能产生头晕、头痛、尿潴留、肺不张等后遗症。针麻则无,可提早下床活动。对休克病人针麻更适宜。但是,由于多种因素可影响生理扰乱,如病灶粘连较广泛者,手术刺激大,出血较多,应注意观察处理。

3.患者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:?患者?在清醒状态,能与医生配合把手术做好,如作手指肌腱移植术,可随时活动手指,检验手术效果。甲状腺切除术,与病员交谈,听其发音,可防伤及喉返神经。行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,可及时测验病人面部感觉,避免切断过多或过少。

4.简便经济:?符合“备战备荒为人民”和?多快好省的方针。

5.适应范围广:?对甲状腺手术等效果较好。

   针麻虽有许多优越性,但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“三关”。

1?.镇痛不全;

2.?肌松不够,有时腹肌紧张,不便手术;

3.?牵拉反应,如牵拉内脏引起恶心不适等。

这些问题均有待于解决。

针麻方法?

1.术前准备:?

①制定方案:大家讨论统一认识。

②作好解释:消除顾虑,指出可能出现的反应。

③术前试针:了解得气情况,适应。

④其他?准备:如输血、补液、练习深、慢均匀的腹式呼吸(减胸闷、气急、腹肌紧)。

选穴配方:?

选穴配方的原则主要有二:一为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取穴,二为根据神经解剖生理取穴。

①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取穴:远隔取穴:按“经络所过,主治所及”取用,如胃手术取足三里、上巨虚;面颊部手术取合谷;妇产科手术取三阴交;眼部手术用光明等。邻近取穴:拔牙取下关、颊车,甲状腺手术取扶突穴等。远与近取穴可配合用亦可分别用。

②根据神经解剖生理取穴:近节段取穴:即选用与手术部位属于同

一或邻近脊髓节段支配的穴位,甲状腺手术、胸部手术取合谷、内关均为邻近节段支配的。至于甲状腺手术取扶突等邻近取穴与脊髓节段支配关系很大。

用得气感应比较强的穴位,如合谷、内关用于全身许多手术。

刺激神经干:直接刺激支配手术区的神经干,目前四肢骨科应用较广,如刺3、4腰神经、股神经、坐骨神经以作下肢手术,取极泉、“臂丛”以刺激臂丛神经进行上肢手术等。作颅脑手术用颧髎以刺激三叉神经等。

至于耳针、面针、鼻针也可取相应部位。

3.刺激方法与强度?:

①手法运针:以捻转提插为主,耳针只宜捻转,捻转频率约~?次/分钟,宜稍快,幅度90~3?60度左右,即不超过一圈,提插幅度在十毫米以内。运针手法宜均匀,要保持得气,有足够的强度。

②电脉冲刺激:针上通以电流,频率一般每分钟数十次或每秒几百次,控制在中等强度,保持得气为度,为避免“适应”现象,宜常增强电流或用间断通电法或改变频率。

③穴位注射:如10%葡萄糖、维生素B1、杜冷丁等(必要时稀释,每次2~?5ml不等。

4.诱导:?

手术前给与针刺称为诱导。时间一般以20分钟左右为宜,

不宜太短或太长。

取穴较多时分普通诱导与重点诱导,以一定顺序将所有穴逐一运针称“普诱”,手术开始前重点给1~?2个穴运针称“重诱”。

三、辅助用药?

  针麻也和其他?麻醉一样,常有辅助用药。

1.术前辅助用药:?主要有以下两类:①镇静镇痛药:杜冷丁:成

人1次最多50mg,小儿1次0.5mg/公斤体重,肌注或静滴。1岁以下小儿不用。

非那根:成人1次25mg,小儿0.5mg/公斤体重,肌注,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,有口干、恶心、思睡等副作用。

苯巴比妥:成人1次0.1克,小儿1次3mg/公斤体重,肌注,肝肾功能减退者忌用。

冬眠灵:成人1次12.5~?25mg,小儿1次0.5mg/公斤体重,肌注或缓慢静滴。1岁内小儿不用或少用。肝功能减退,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抑制、尿毒症及心血管病员忌用。

②抗胆碱能药:抑制分泌物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

阿托品:成人1次0.5mg,小儿1次0.01mg/公斤,皮下或肌注,有口干、心跳加快、瞳孔散大、烦躁等副作用,青光眼忌用,脱水病员,心血管病慎用。

东莨菪碱:成人1次0.3mg,皮下或肌注,此药对中枢神经还有抑制作用,但量较大时,对老年、小儿易引起躁动,故老人、小孩不用,其他?副作用与阿托品同。

2.术中辅助用药:?一般主要用局麻剂,如奴佛卡因(盐酸普鲁卡因)赛罗卡因、(利多卡因)地卡因(潘安卡因、盐酸丁卡因)等,作局部浸润封闭用,在某些手术步骤之前,如切缝腹膜、剥骨膜、强烈牵拉内脏等,可预先给药,必要时给静镇药、镇痛药,但用量需适当控制,否则可使睡眠而不能配合,反影响针麻效果。

四、外科操作?

由于在清醒状态下手术,加之还存在“三关”问题,故对外科手术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一般应避免用有齿镊子钳夹皮肤,切皮刀片宜锋利要快,对肌肉层尽量避免钝性分离,对内脏器官避免过多牵拉。减少对敏感部位刺激等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qiannianjiana.com/qnjcd/8774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热点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    推荐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0 千年健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